影响地方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及领导力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3
作者
殷文渊 [1 ]
汪宁 [1 ]
王晓春 [1 ]
傅继华 [2 ]
刘惠 [1 ]
占发先 [3 ]
杨芳 [3 ]
戴涌 [3 ]
张晓菲 [2 ]
孙晓光 [2 ]
吕翠霞 [2 ]
文小宁 [1 ]
王立秋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所
[3]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艾滋病; 领导力建设; 影响因素;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07.06.014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地方多部门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可行性模式。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省15县市地方领导共47人,分为卫生和非卫生部门两组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结果影响地方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外部影响因素分为部门共同及特殊影响因素两类,如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等;内部影响因素两组的共性是,因缺乏明确的针对个人和部门的考核评估机制而导致的自我激励机制的缺乏等,2个省情况基本一致。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培训,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导在培训内容、方法和时间上区别对待,突出艾滋病与执政的关系。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模式,除通过目前培训的短期行为外,还需配合实施和评估等长期综合措施。结论地方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培训可采用"目的分层"的策略。领导力建设的模式应建立培训-实施-评估的长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08+524 +5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央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的公平性分析 [J].
白玥 ;
王世勇 ;
张毓辉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2) :113-116
[2]   党政领导干部对艾滋病歧视的调查结果分析 [J].
靳薇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2) :88-90
[3]   SARS危机过后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思考 [J].
邢济春 ;
张峰林 .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3, (06) :486-487
[4]   定性研究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张孔来 ;
刘民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1) :73-74
[5]  
艾滋病防治条例[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 2006
[6]  
UNAIDS,WHO.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 卫生部.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