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22
作者
韦钦胜 [1 ,2 ]
刘璐 [1 ,2 ]
战闰 [1 ,2 ]
魏修华 [1 ,2 ]
臧家业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黄海; 化学要素; 分布特征;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10.01.014
中图分类号
P734.21 [];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基于2006年7月对南黄海调查所得资料,对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底层122°E123°E,33°N以南范围内存在明显的DO亏损现象,证实了长江口外低氧区向南黄海的扩展态势。(2)南黄海西南部上层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及苏北沿岸流的输运,且营养盐与盐度之间呈较好的负相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同时发现表层无机氮盈余状况的分布与该海域环流的扩展途径密切相关;南黄海西南部底层东北向的高营养盐水舌是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前缘水以及底层有机物分解释放营养盐综合作用的结果;南黄海冷水域因有机物分解而积聚了大量营养盐。(3)根据南黄海冷水域海水化学要素的断面分布,指出自DO最大值层开始产生至观测之时该层之下、真光层以内光合作用产氧在温跃层下界的积累和保存在氧最大值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江口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张莹莹 ;
张经 ;
吴莹 ;
朱卓毅 .
环境科学, 2007, (08) :1649-1654
[2]  
Chemical hydrography of coastal upwelling in the East China Sea[J]. 王保栋,王修林.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7(01)
[3]   南黄海溶解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J].
贺志鹏 ;
宋金明 ;
张乃星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4) :477-488
[4]   长江流域点源氮磷营养盐的排放、模型及预测 [J].
王佳宁 ;
晏维金 ;
贾晓栋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658-666
[5]   南黄海浮游植物季节性变化的数值模拟与影响因子分析 [J].
胡好国 ;
万振文 ;
袁业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6) :74-88
[6]   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水团的气候学分析 [J].
张启龙 ;
王凡 .
海洋与湖沼, 2004, (01) :48-54
[7]  
黄海、东海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素初探[J]. 王保栋,战闰,藏家业.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S2)
[8]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 [J].
廖启煜 ;
郭炳火 ;
刘赞沛 .
黄渤海海洋, 2001, (03) :19-25
[9]   黄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J].
王保栋 ;
刘峰 ;
战闰 .
黄渤海海洋, 2001, (02) :99-106
[10]   黄海冷水域生源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J].
王保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6) :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