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三枝香水道之我见

被引:4
作者
曾昭璇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研究室
关键词
航道; 浮标; 水位站; 河道; 海上构筑物; 水文站; 香水; 北江; 平洲; 强支; 陈村水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洪水位上升的纪录解放以来,广州市珠江水道洪水期水位有不断上升趋势。据广州市后航道浮标厂水位站1908年以来73年的资料纪录,在解放前的41年中,水位超过2米的只有2次。即著名的乙卯年大水(1915)和1913年大水。解放后,从1957年开始曾多次上升到2米以上水位,特别是1964年后几乎年年都有2米以上洪水位出现。黄埔站(前航道)1959年以后,也不断出现2米以上水位。1964—1966年连续三年,1971—1974年连续四年都出现2米以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地貌学看珠江三角洲的整治问题 [J].
曾昭璇 .
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01) :77-86
[2]   用不恒定流方法对河网分析计算探求广州市潮型、水位变化的原因 [J].
游卫中 ;
薛建枫 ;
蔡云生 .
人民珠江, 1981, (03) :54-62
[3]   关于广州市区洪潮水位变化情况及开展河道岸线规划工作的意见 [J].
张宗彝 ;
丁树清 ;
董德化 .
人民珠江, 1981, (03) :10-23
[4]   广州市区的洪潮为患与问题 [J].
黄征帆 .
人民珠江, 1981, (03)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