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被引:23
作者
林植华
雷焕宗
陈利丽
樊晓丽
鲍正华
高炳让
机构
[1] 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鲤科; 鮈亚科; 棒花鱼; 性别比例; 两性异形; 个体生育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4 [动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测定了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胸鳍腹鳍间距、尾柄长、尾鳍长和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胸鳍腹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尾柄长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雌雄两性体重不存在显著差异。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显示,当控制第三者恒定时,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棒花鱼存在个体大小和其他局部特征显著的两性异形,雌性个体主要通过腹腔容积的增加提高个体生育力。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是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10 / 9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颡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J].
林植华 ;
雷焕宗 .
动物学杂志, 2004, (06) :13-17
[2]   浙江丽水中国石龙子的食性、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 [J].
林植华 ;
计翔 .
生态学报, 2000, (02) :304-310
[3]   浙江丽水虎纹蛙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食性 [J].
林植华 ;
计翔 .
动物学研究, 2005, (03) :255-262
[4]   花的两性异形和雌体繁殖输出 [J].
林植华 ;
雷焕宗 ;
林植云 ;
华和亮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5, (03) :284-288
[5]   似刺鳊鮈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J].
林植华 ;
雷焕宗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6, (02) :138-142
[6]   棒花鱼生殖习性的观察 [J].
邓其祥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3) :200-203
[7]   棒花鱼的生物学研究 [J].
周材权 ;
邓其祥 ;
任丽萍 ;
胡锦矗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71-75
[8]  
MALE AND FEMALE ALTERNATIVE REPRODUCTIVE BEHAVIORS IN FISHES:A New Approach Using Intersexual Dynamics[J] . S. A. Henson and,R. R. Warner.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