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一个现象学教育学解读的可能文本

被引:4
作者
徐李萍
刘正伟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现象学教育学; 体验观; 人文性; 语文教育; 体验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汉语语文];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 导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是海德格尔的名言。语言中有我们对生命最原初的关怀和对生命最深切的体悟。"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存方式,就是一种精神载体和情感符号"。语言通过文本——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构造出一个个的生存空间,供我们寻找、创造,超越自我,因此语言是我们精神的支柱。作为情感的符号,语言是关于意义的事物,与主体的情感共生,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然而,自西方实证主义诞生以来,不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性始终是一种优越性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 / 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探析 [J].
朱光明 .
比较教育研究, 2005, (04) :15-20
[2]   现象学在中国 [J].
Iso Kern ;
倪梁康 .
江海学刊, 2000, (05) :71-76
[3]  
当代语文教育学.[M].刘淼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理解课程.[M].[美]威廉 F·派纳等 著;张华等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  
生活体验研究.[M].(加)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著;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孙迎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教育哲学导论.[M].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经验课程论.[M].张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GeoffreySmith)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