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被引:83
作者
田云 [1 ,2 ]
张俊飚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公平性; 碳吸收; 生态承载; 基尼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研究在全面测算我国31个省(市、区)2010年农业碳排放、碳吸收总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并引入基尼系数,从生态承载力、农业经济贡献力两方面考察了各省级行政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林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力最强,黑龙江、广西分列第二、三位;西藏、青海、福建则处于倒数第一、二、三位。北京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值最高;辽宁、山东分列第二、三位;西藏、青海、贵州则排在倒数第一、二、三位。②201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215 2,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182 8,处于"高度平均"状态。③基于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四类:天津等7省1市属于"高-高"型地区;黑龙江等2省2区属于"高-低"型地区,即生态容量较高,但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值较低;北京等5省2市属于"低-高"型地区,生态容量较低,但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值较高;内蒙古等8省1市3区属于"低-低"型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 [J].
卢俊宇 ;
黄贤金 ;
戴靓 ;
陈志刚 ;
李月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12) :2006-2017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J].
田云 ;
张俊飚 ;
李波 .
资源科学, 2012, 34 (11) :2097-2105
[4]   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 [J].
闵继胜 ;
胡浩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21-27
[5]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 [J].
杨钧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6 (03) :336-342
[6]   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案例 [J].
韩召迎 ;
孟亚利 ;
徐娇 ;
吴悠 ;
周治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5) :1034-1041
[7]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J].
李波 ;
张俊飚 ;
李海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80-86
[8]   黄土高原冬小麦地NO排放 [J].
庞军柱 ;
王效科 ;
牟玉静 ;
欧阳志云 ;
张红星 ;
逯非 ;
刘文兆 .
生态学报, 2011, 31 (07) :1896-1903
[9]   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 [J].
田云 ;
李波 ;
张俊飚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1) :59-63
[10]   种植蔬菜地与裸地氧化亚氮排放差异比较研究 [J].
邱炜红 ;
刘金山 ;
胡承孝 ;
谭启玲 ;
孙学成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2) :2982-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