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

被引:5
作者
魏磊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社会控制; 瓮安事件; 启示; 科学化水平;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3.08.025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瓮安"6.28"恶性群体性事件,到现在虽已过去5年,仍然很有必要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理性的反思。如果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反思这一事件,那么,瓮安"6.28"事件是瓮安县社会控制失灵的必然反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治理的失效导致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社会控制没能有效梳理长期积聚交织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控制的教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履行社会控制职能的主体失职等四个方面。在全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共同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征程中,必须把它作为一面镜子,心平气和地真正吸取教训,并将之应用于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工作中。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社会稳定与社会控制的科学化 [J].
魏磊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3) :185-189
[2]   从瓮安事件看政府公信力建设 [J].
李丽坤 ;
徐长渝 .
邢台学院学报, 2012, 27 (02) :35-37
[3]   通过对贵州瓮安“6·28”事件中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四 [J].
崔亚东 .
公安教育, 2010, (09) :4-11
[4]   论邓小平对社会控制资源问题的探索 [J].
张晓丹 .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9, 26 (04) :67-71
[5]   试论社会控制手段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J].
潘允康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6) :59-62+47
[6]   试论党建工作在社会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J].
岳德常 .
河南社会科学, 1996, (06) :24-26
[7]  
当代中国社会控制理论的前提性问题.[D].姜宏微.东北师范大学.2005, 05
[8]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9]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10]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