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环境对页岩气储层的控制作用——以中下扬子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例

被引:56
作者
王阳 [1 ,2 ]
陈洁 [1 ,2 ]
胡琳 [1 ,2 ]
朱炎铭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沉积环境; 页岩气; 储层特征; 中下扬子区; 筇竹寺组;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5.02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沉积控相,相控储层"为研究思路,基于野外露头实测、室内试验测试以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中下扬子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沉积环境对页岩气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中下扬子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于陆棚相和深海—次深海滞留盆地相中,沉积中心页岩厚度可达100180 m,有机碳含量(TOC)最高可达18.7%,平均达到5.07%;静水缺氧还原沉积环境岩石类型主要以富含有机质的炭质页岩、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以及钙质页岩为主,页岩矿物成分以石英(平均达64.97%)和黏土矿物(平均达23.66%)为主;缺氧还原环境下沉积的大量黄铁矿形成的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生烃形成的微孔隙、黏土矿物层间微孔隙以及脆性矿物控制的微裂缝为页岩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沉积环境控制下储层发育特征的研究可为页岩展布、有机质丰度、储集空间以及后期有利区评价等研究提供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45 / 8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页岩气主要富集因素与核心区选择及评价 [J].
王社教 ;
杨涛 ;
张国生 ;
李登华 ;
陈晓明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6) :94-100
[2]   四川盆地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特征及意义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方俊华 .
石油学报, 2011, 32 (05) :775-782
[3]   页岩气储层的形成条件与储层的地质研究内容 [J].
郭岭 ;
姜在兴 ;
姜文利 .
地质通报, 2011, 30(Z1) (Z1) :385-392
[4]   中国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超显微有机岩石学与生排烃潜力 [J].
秦建中 ;
申宝剑 ;
付小东 ;
陶国亮 ;
腾格尔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826-837
[5]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J].
蒋裕强 ;
董大忠 ;
漆麟 ;
沈妍斐 ;
蒋婵 ;
何溥为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0) :7-12+113
[6]   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 [J].
陈更生 ;
董大忠 ;
王世谦 ;
王兰生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17-21+134
[7]   中国南方志留系底部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构造-环境模式 [J].
王清晨 ;
严德天 ;
李双建 .
地质学报, 2008, (03) :289-297
[8]   粘土矿物转化与储层孔隙演化的规律性研究——以苏北盆地台兴油田阜三段储层为例 [J].
程晓玲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1) :43-45+105
[9]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
[10]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彭勇民 ;
金振奎 ;
蒋盘良 ;
鲍志东 ;
罗璋 ;
鞠天吟 ;
田海芹 ;
汪红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1-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