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苗民起义”的多民族文学叙述与建构

被引:1
作者
刘雪莲 [1 ]
李远达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2]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苗变”; 将佐之死; 叙述视角; 立场; 英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6.2 [古代文学(~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乾嘉苗民起义"是清中叶影响较大的事件。征苗纪事诗、笔记小说、苗族民间故事及起义民歌等共同构成了对此事件不同的文学叙述与战争记忆。从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统治者看待这场起义是"平苗逆"的一场战役,而从苗民的视角来看是"复故土"与求生存的起义。对于身赴苗疆的朝廷"将帅"之死,不同作品又形成了差异性的叙述态度,凸显了满汉文人对朝廷的维护,也显示了苗民对"征服者"的不满与反抗意识。傅鼐、吴天半、石三保等人物形象则体现了苗民对本民族英雄偶像式的崇拜、鲜明的叙事立场与自我身分认同。不同民族文学作品对"乾嘉苗民起义"差异性的表述,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不断交融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贵州通志.[M].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古籍整理委员会; 编.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
[2]  
广志绎.[M].(明)王士性撰;周振鹤点校;.中华书局.2006,
[3]  
苗疆闻见录.[M].(清)徐家干著;吴一文校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  
苗族起义史诗.[M].杨正保;潘光华 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5]  
圣武记.[M].(清)魏源 撰;韩锡 铎;孙文良 点校.中华书局.1984,
[6]  
中国历代战争史.[M].台湾三军大学 编.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
[7]  
啸亭杂录.[M].(清)昭〓撰;何英芳点校;.中华书局.1980,
[8]  
清史稿.[M].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
[9]  
湘西民间文学资料..石成干搜集;翅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