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被引:10
作者
谢守红
薛红芳
邵珠龙
机构
[1] 江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区域差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碳排放测算方法,计算了除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5—2010年的碳排放量,并选取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3个指标,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法,将各省份划分为高、中和低碳排放区域:高碳排放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和宁夏,低碳排放区域包括北京、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青海,中碳排放区域包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河南、贵州、甘肃和新疆。分别对3类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GDP进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GDP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高、中和低碳排放区域的理论曲线拐点分别为人均GDP 41 046、50 219和47 049元。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增长,但GDP的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碳排放强度会继续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Determinates of CO2 Emissions in aSmall Open Economy. FRIEDL B,GETZNER M.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2]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Shafik Nemat. Oxford Economic Papers . 1994
[3]  
Worl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1950-2050. SCHMALESEE R,STOKER T M,JUDSON R A.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1998
[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国志 ;
李宗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22-27
[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 [J].
钟茂初 ;
张学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62-67
[6]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7]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8]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 [J].
谭丹 ;
黄贤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54-57
[9]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J].
付允 ;
马永欢 ;
刘怡君 ;
牛文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14-19
[10]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 [J].
李玉文 ;
徐中民 ;
王勇 ;
焦文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