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海洋单胞藻生化组成的环境因子效应研究

被引:24
作者
李文权
黄贤芒
陈清花
郑爱榕
王宪
蔡阿根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
[2] 厦门
[3]
关键词
单胞藻; 生化组成;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应用14C示踪法测定4种海洋单胞藻的光合作用速率,研究光、温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藻类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适宜生长的光强范围为5.8×103~15×103lX.4种单胞藻光合作用速率随光强增加而增大,其中盐藻和等鞭金藻的光响应比较明显.随光强增加,4种单胞藻细胞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变化量呈增加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及其变化量则减少,脂类含量变化很小.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14、26、21、26℃左右.在上述4个实验温度时,4种单胞藻光合作用速率最高,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含量及其变化量也达到最大值.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光合作用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23.2、38.5、22.4和61.7KJ/mol,温度系数(Q10)分别为:1.74、1.74。1.38和1.69.三角褐指藻和中肋骨条藻在氮磷比(N/P)为16时,盐藻和等鞭金藻在氮磷比为28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在N/P为16时,4种单胞藻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含量和变化量均达到最大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环境因子对高盒形藻生长及其生化组成的影响 [J].
李文权,郑爱榕,王宪,陈清花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2) :50-56
[2]  
光暗周期下一种海洋硅藻荧光特性和生化组成的研究——Ⅱ.光强的影响[J]. 杨小龙,朱明远,J.J.库仑.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2(01)
[3]  
光暗周期下一种海洋硅藻荧光特性和生化组成的研究——Ⅰ.营养盐的影响[J]. 杨小龙,朱明远,J.J.库仑.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06)
[4]   光照强度及环境要素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李文权 ;
王宪 ;
李淑英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04) :423-426
[5]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薛应龙 主编, 1985
[6]   CARBON FLOW INTO THE END-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IN SHORT AND LONG INCUBATIONS OF A NATURAL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J].
LI, WKW ;
HARRISON, WG .
MARINE BIOLOGY, 1982, 72 (02) :175-182
[7]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from the Gulf of Maine[J] . L. Morris,W. Skea.Marine Biology . 19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