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砍伐对苦槠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简耘 [1 ]
石磊 [1 ]
李丹 [1 ]
张纯淳 [1 ]
石苗苗 [1 ]
王嵘 [1 ]
陈小勇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砍伐; 苦槠;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恢复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 [阔叶乔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着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砍伐是对森林生态系统最常见的干扰之一,它导致森林退化,植物种群变小,甚至灭绝,遗传多样性也随之下降。当被破坏的森林未被转换性利用时,则会逐渐恢复,但由于瓶颈效应,恢复起来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的遗传结构可能会改变。恢复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一方面与干扰的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另一方面,也受植物生活史特点的深刻影响。然而,我国对于砍伐后恢复起来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尤其是遗传多样性的改变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在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选择了5个苦槠种群,采用SSR微卫星标记来分析砍伐对苦槠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5对多态SSR引物共得到了29个等位基因。种群内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基因流达8.68。恢复林和成熟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差不大,以阿育王寺地区恢复种群的最高;表明砍伐对于苦槠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这与苦槠较强的萌条能力有关。尽管如此,在恢复种群中观察到近期的种群瓶颈,显示出砍伐对种群遗传组成的影响;而在一个成熟林中也观察到种群瓶颈,这是因片断化导致种群变小之故。植被保存最好的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苦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却较低,这可能与成熟林中苦槠优势度较低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228 / 62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千岛湖岛屿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种群的维持和天然更新 [J].
张欣 ;
徐高福 ;
沈栋伟 ;
顾泳洁 ;
高辉 ;
罗小华 ;
陈小勇 .
生态学报, 2007, (02) :424-431
[2]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J].
许凤华 ;
康明 ;
黄宏文 ;
江明喜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157-164
[3]   木本植物萌枝生态学研究进展 [J].
闫恩荣 ;
王希华 ;
施家月 ;
王希波 ;
王良衍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459-2464
[4]   南亚热带森林片断化对厚壳桂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J].
王峥峰 ;
高三红 ;
田胜尼 ;
傅声雷 ;
任海 ;
彭少麟 .
生物多样性, 2005, (04) :324-331
[5]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 [J].
达良俊 ;
杨永川 ;
宋永昌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3) :376-384
[7]   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种群遗传学考虑 [J].
陈小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313-319
[8]   黄山钓桥青冈种群的交配系统与近交衰退 [J].
陈小勇 ;
宋永昌 .
生态学报, 1997, (05) :12-18
[9]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生态恢复[M]. 科学出版社 , 宋永昌等, 2007
[10]  
Maintenance and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populations on islands of Qiandao Lake Region, China[J] . Xin Zhang,Gaofu Xu,Dongwei Shen,Yongjie Gu,Hui Gao,Xiaohua Luo,Xiaoyong Chen.Acta Ecologica Sinica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