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热证“药-证对应”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41
作者
牛旭艳 [1 ]
李健 [2 ]
吕诚 [1 ]
李立 [1 ]
郭洪涛 [1 ]
刘春芳 [3 ]
林娜 [3 ]
吕爱平 [1 ,4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4] 不详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证; 中药; 药-证对应;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08.027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热证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分析其对应的分子网络及药物靶标网络,初步探讨"药-证对应"的机制。综合运用定向文本挖掘、PubChem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检索、临床典型热证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基因组学检测以及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网络构建等研究方法。通过定向文本挖掘,筛选出治疗RA热证的常用中药:黄柏、知母、苍术及牛膝4味中药。通过检索PubChem数据库,找到RA热证的对证中药共有靶蛋白123个。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得到RA热证与正常人比较的差异基因21个。通过IPA软件分别构建RA热证和对证中药靶蛋白的分子相互作用网络。两个网络共有4条相同的生物学通路: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信号通路,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辅助T细胞中的CD28信号通路。这些细胞免疫反应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共同干预了细胞存活、细胞免疫及炎症反应等细胞生命活动。结果表明:RA热证的分子网络和对证中药靶点的分子网络所涉及的共同的生物学通路:GM-CSF信号通路,CTLA4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辅助T细胞中的CD28信号通路可能就是对证中药治疗RA热证"药-证对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与新药研发策略 [J].
何小娟 ;
李健 ;
陈杲 ;
郑光 ;
吕诚 ;
吕爱平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 (11) :1271-1273
[2]  
网络靶标:中药方剂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J]. 李梢.中国中药杂志. 2011(15)
[3]  
论建立基于网络生物学的现代中药创制方法学[J]. 王毅,高秀梅,张伯礼,程翼宇.中国中药杂志. 2011(02)
[4]   网络药理学:药物发现的新思想 [J].
刘艾林 ;
杜冠华 .
药学学报, 2010, (12) :1472-1477
[5]   从主观症状的客观规律探索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 [J].
吕爱平 ;
李梢 ;
王永炎 .
中医杂志, 2005, (01) :4-6
[6]  
Pathway analysis software: Annotation errors and solutions[J] . Nicole K. Henderson-MacLennan,Jeanette C. Papp,C. Conover Talbot,Edward R.B. McCabe,Angela P. Presson.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 . 2010 (2)
[7]  
CTLA-4Ig: us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2 Ben-Shoshan M. Recent Pat Inflamm Allergy Drug Dicov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