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和黄壤颗粒有机碳和碳黑积累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张履勤 [1 ]
章明奎 [2 ]
机构
[1]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2]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颗粒状有机碳; 碳黑; 红壤; 黄壤; 土地利用;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6.04.009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颗粒有机碳和碳黑是土壤中两类性质不同的碳库,它们的数量可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浙江省红壤和黄壤中这两类碳库有很大的变化,并与土地利用方式存在联系。颗粒有机碳的数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林地>茶园>旱地;而碳黑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一般是:旱地、茶园>次生林地>原生林地。颗粒有机碳是土壤碳库的易变组分,易受利用方式改变而变化,颗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随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而增加。相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碳黑数量与粘粒呈正比。土壤中>1 mm水稳定性团聚体与颗粒有机碳含量相关,而土壤<0.25 mm团聚体与碳黑含量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62 / 6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黑碳在土壤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张旭东
    梁超
    诸葛玉平
    姜勇
    解宏图
    何红波
    王晶
    [J]. 土壤通报, 2003, (04) : 349 - 355
  • [2] Tillage practice influences on the physical protection, bioavailability and 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J] . M. M. Wander,M. G. Bidart.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20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