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围岩宏观应力拱壳分析

被引:38
作者
伍永平 [1 ,2 ]
王红伟 [1 ,2 ]
解盘石 [1 ,2 ]
机构
[1]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宏观应力拱壳; 分析模型; 形态方程; 稳定性判别准则; 失稳模式;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04.014
中图分类号
TD823.42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基于大倾角煤层开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围岩宏观应力拱壳的力学特征,认为应力拱壳是开采扰动破坏原岩应力平衡后,围岩在自组织作用下形成的起主要承载作用的高应力形态,是在某一强度准则下强度包络线的空间展布形态,具有几何形态非对称性和应力分布非均匀性。据此,建立了应力拱壳分析模型和坐标系统,推导出宏观应力拱壳的形态方程,给出应力拱壳的稳定性判别准则,其失稳关键部位失稳主要有壳顶拉伸破坏失稳、壳肩压剪破坏失稳、壳基复合失稳3种形式,根据应力拱壳关键部位失稳过程可将应力拱壳的失稳分为"壳基-壳顶(壳肩)"失稳模式和"壳顶(壳肩)-壳基"失稳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59 / 5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围岩宏观应力壳和采动裂隙演化特征及其动态效应研究.[D].杨科.安徽理工大学.2007, 03
[2]   大倾角煤层开采围岩空间非对称结构特征分析 [J].
伍永平 ;
解盘石 ;
任世广 .
煤炭学报, 2010, 35 (02) :182-184
[3]   亚急斜煤层采空场覆岩变形破坏数值与相似模拟 [J].
邵小平 ;
石平五 ;
张嘉凡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2) :249-253
[4]   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跨层拱”结构分析 [J].
石平五 ;
张幼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1) :79-82
[5]   大倾角煤层采场顶板运动结构分析 [J].
黄建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2, (05) :74-77
[6]   大倾角煤层采面顶板岩层运动研究 [J].
黄建功 ;
平寿康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2, (02) :19-21+110
[7]   急斜煤层老顶破断运动的复杂性 [J].
石平五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9, (Z1) :26-28+238
[8]  
岩体动力变形与破坏的基本问题.[M].戚承志; 钱七虎; 著.科学出版社.2009,
[9]  
大倾角煤层开采“R-S-F”系统动力学控制基础研究.[M].伍永平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