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临床研究

被引:8
作者
谢道俊 [1 ]
张鑫 [2 ]
鲍远程 [1 ]
童建兵 [1 ]
张娟 [1 ]
杨波 [1 ]
周磊 [1 ]
金珊 [1 ]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痰瘀证候; 黄芎抗栓胶囊; 临床疗效;
D O I
10.16448/j.cjtcm.2012.11.015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确诊为痰瘀证候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芎抗栓胶囊0.4g/粒,0.8g/次,3次/d,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SS评分、BI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愈率和有效率(80.01%、96.70%)均高于对照组(46.68%、73.33%,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显愈率和有效率(63.34%、93.34%)均高于对照组(43.32%、80.01%);治疗组在减少CSS评分及增加BI指数分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指标方面,治疗组能显著降低TC和TG、升高HDL-C和APo-A1(P<0.01),其中降低TG和升高HDL-C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P<0.01);2组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相比未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具有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胱抑素-C等相关指标,这可能是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作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63 / 10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趋势分析 [J].
张军峰 ;
许月红 ;
李震中 ;
王惠凌 ;
王洪娟 ;
尹晶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06) :418-420
[2]   痰瘀同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Meta分析 [J].
张佛明 ;
张新春 ;
黄燕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6) :358-361
[3]   通脑精胶囊对I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J].
谢道俊 ;
江停战 ;
李之和 ;
黄为 ;
刘妮 ;
李增林 ;
邵正斌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01) :36-39
[4]   通脑精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 [J].
谢道俊 ;
江停战 ;
邵正斌 ;
李之和 ;
黄为 ;
刘妮 ;
李增林 .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2, (01) :32-34
[5]   脑梗死患者的血脂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J].
姜晓峰 ;
王雅杰 ;
温洁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1, (01) :44-45
[6]   血脂异常——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J].
顾复生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03) :4-5
[10]  
Cystatin C, Associated With Hemorrhagic and Ischemic Stroke,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in Chinese[J] . Li Ni,Jiagao Lü,Ling Bo Hou,Jiang Tao Yan,Qiao Fan,Rutai Hui,Katherine Cianflone,Wei Wang,Dao Wen Wang.Stroke .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