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违约金的经济分析——兼评我国合同法违约金数量调整规则

被引:3
作者
刘廷华
机构
[1] 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惩罚性违约金; 效率; 程序缺陷; 情势变更;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3.04.012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阻止效率违约论、引诱对方违约论、增加社会成本论、排除外来竞争论以及不当得利论等反对惩罚性违约金的诸多理由并不成立,相反,惩罚性违约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信号传递、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率的保险、阻止和威慑无效率违约、鼓励执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等重要功能。因此,法院应该常规地执行惩罚性违约金,而不是根据违约人的请求武断地因其数量过高而予以调整,除非在缔约过程中存在欺诈、双方错误、胁迫,或是缔约后出现了情势变更。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比较法律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乌戈·马太(UgoMattei)原著, 2005
[2]  
中国之路与中国民法典[M]. 法律出版社 , 杨遂全著, 2005
[3]  
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M]. 法律出版社 , (美)大卫·D.弗里德曼(DavidD.Friedman)著, 2004
[4]  
合同法[M]. 法律出版社 , 李永军著, 2004
[5]  
法和经济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美]罗伯特·D.考特(RobertCooter), 2002
[6]  
欧洲合同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海因·克茨(HeinKotz)著, 2001
[7]  
违约责任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0
[8]  
法律的经济分析[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1997
[9]  
法律的原则[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迈克尔·D.贝勒斯(MichaelD.Bayles)著, 1996
[10]   THE EFFICIENT BREACH FALLACY [J].
FRIEDMANN, D .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89, 18 (01)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