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江水库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参数的联合反演

被引:19
作者
郭贵安
冯锐
机构
[1] 广东省地震局
[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广州
[3] 北京
关键词
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分布; 联合反演; 新丰江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ACH方法做简化处理,先以一个地震为单元形成子矩阵,并将慢度扰动用一平均量来代替;在修正参数时,震源部分按常规进行,对慢度部分则利用代数重建技术将其分配到各个块体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反演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运用新丰江遥测台网的数据进行研究,表明地震强活动区位于大坝附近,特别是在人字石断裂和高寨断裂的交汇处,震源集中沿罗坑—双下、葫芦凹—燕岩和黄竹蒿3条地震带,呈密集的高倾角分布,地震活动主要与北北西向构造和东西向构造有关,而与地表甚为发育的北东东向构造关系不大.速度图像中的低速区对应地表的破碎区,即地震带区域,也是该区重磁异常急剧变化的区域;而高速区内地震较少.上述特征同水的渗透作用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Ⅰ)——理论和方法 [J].
刘福田 .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02) :167-175
[2]   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的构造条件 [J].
丁原章 ;
潘建雄 ;
肖安予 ;
沈立英 ;
马汉雄 ;
谬维成 .
地震地质, 1983, (03) :63-74
[3]   新丰江水库区诱发地震的余震活动 [J].
丁原章 ;
曾宪译 ;
陈益明 .
地震地质, 1982, (01) :23-30
[4]   新丰江6.1级水库地震前后的波速比变化 [J].
冯锐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3) :211-221
[5]   新丰江水库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其成因初步探讨 [J].
王妙月 ;
杨懋源 ;
胡毓良 ;
李自强 ;
陈运泰 ;
金严 ;
冯锐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