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与生存安全——以贵州麻山苗族治理石漠化灾变为例

被引:23
作者
罗康隆
机构
[1]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灾变; 地方性知识; 生存安全; 石漠化; 贵州麻山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灾变是一个文化概念,它立足于不同文化下民族对生存安全的价值判断而提出。不同民族在其历史过程中,面对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差异,建构起了系统而有效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这是不同民族应对各类灾变的生存智慧。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在应对石漠化灾变时,以磨合推进、最小改动、弥补缺环这三大原则获得生存安全,体现了苗族的生态智慧。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百苗图校释.[M].李汉林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   生态维护中的民间传统知识 [J].
罗康隆 ;
杨庭硕 .
绿叶, 2010, (11) :53-58
[3]   地方性生态知识对区域生态资源维护与利用的价值 [J].
罗康隆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0 (03) :43-48
[4]   论苗族传统生态知识在区域生态维护中的价值——以贵州麻山为例 [J].
罗康隆 .
思想战线, 2010, (02) :40-44
[6]   柏香林,石头上种树的智慧 [J].
李丽 .
人与生物圈, 2009, (05) :62-65
[7]   麻山苗族农作物的配置与石漠化灾变救治 [J].
田红 ;
邹珺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01) :182-184
[8]   认识灾变 [J].
罗康隆 ;
杨庭硕 .
人与生物圈, 2008, (04) :1-1
[9]   论地方性知识在脆弱生态系统维护中的价值——以石灰岩山区“石漠化”生态救治为例 [J].
游俊 ;
田红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