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被引:10
作者
胡一平
唐惠芳
机构
[1] 吉首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新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导致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不稳定斑块纤维帽较薄,脂质成分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多。不稳定斑块的临床识别手段有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高分辨核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镜、电子束CT及C反应蛋白、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白介素(IL)-1、IL-6、IL-8等的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有药物治疗与再灌注治疗两大方面,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调脂治疗等。再灌注治疗对于无条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3~12 h内溶栓治疗为首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宜于所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目前治疗性血管生成、干细胞移植尚处于试验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廖树森
    [J]. 医学综述, 2006, (06) : 368 - 369
  •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附视频
    李曦铭
    王林
    周丽娟
    倪燕平
    刘洪梅
    [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4) : 496 - 499
  • [3]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李江
    彭道泉
    赵水平
    周宏研
    许竹梅
    [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6) : 611 - 614
  • [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何勤
    宋文宣
    章蓉
    王旭
    王晏平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 (01) : 19 - 22
  • [5] 心脏病学实践.[M].胡大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 [6] 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M].颜红兵[等]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 [7] Pathophysiolog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Libby, P
    Theroux, P
    [J]. CIRCULATION, 2005, 111 (25) : 3481 - 3488
  • [8]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Collins, R
    Armitage, J
    Parish, S
    Sleight, P
    Peto, R
    [J]. LANCET, 2002, 360 (9326) : 7 - 22
  • [9] Circulating adhesion molecules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Oishi, Y
    Wakatsuki, T
    Nishikado, A
    Oki, T
    Ito, S
    [J].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2000, 11 (01) : 77 - 81
  • [10] Coronary C-reactive protein distribution: its relation to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Zhang, YX
    Cliff, WJ
    Schoefl, GI
    Higgins, G
    [J]. ATHEROSCLEROSIS, 1999, 145 (02) : 375 -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