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乐平统海洋动物灾变事件

被引:16
作者
金玉玕,张进,尚庆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二叠纪,乐平统,海平面变化,集群绝灭;
D O I
10.19800/j.cnki.aps.1995.04.002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古生代最后阶段的乐平统可划分为2个阶和4个亚阶,暂以逼近自然界线的Clarkinapostbitteri带之底为下界;在二叠纪形成了栖霞期之前和吴家坪期之前两个超序界面,乐平世海侵居于二叠—三叠纪超序的低水位体系,乐平世末的海泛淹没了古特提斯区的残留陆棚;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绝灭形成规模和性质不同的两幕:茅口期末全球性海退使栖居地丧失而导致地方性类群和远洋浮游生物灭亡的前乐平统海洋动物灾变事件,和乐平世末全球性急速海侵破坏了残留陆棚,引发生物量锐减和高级类群的消亡。
引用
收藏
页码:410 / 42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期地质事件.[M].杨遵仪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2]  
福建二叠纪含煤地层及古生物群.[M].朱彤著;.地质出版社.1990,
[3]  
〓类.[M].盛金章等著;.科学出版社.1988,
[4]  
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M].杨 起主编;.地质出版社.1987,
[5]  
四川南部上二叠统划分与含煤性.[M].杨光荣等著;.重庆出版社.1986,
[6]  
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M].全国地层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1962,
[7]   川东北二叠纪吴家坪期牙形石(刺)序列及其世界对比 [J].
梅仕龙,金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4, (02) :121-139
[8]   四川宣汉渡口二叠纪“孤峰组”牙形石序列及其全球对比意义 [J].
梅仕龙,金玉玕 .
古生物学报, 1994, (01) :1-23+131-133
[9]   四川凉桥晚二叠世磁性地层学剖面 [J].
陈海泓 ;
Friedrich Heller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01) :69-72
[10]   南阿尔卑斯的二叠系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其与华南有关地层的对比 [J].
金玉玕 ;
陈楚震 ;
胡世忠 .
地层学杂志, 1989, (01) :22-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