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安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4
作者
肖贵平
徐德蜀
机构
[1] 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管理工程系!讲师、博士
[2]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研究员、副秘书长
关键词
安全科技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1997.06.004
中图分类号
X9 [安全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针对二十一世纪对安全科技人才的素质需求及我国现行安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状况,从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两方面对我国跨世纪安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跨世纪工程师的知识结构 [J].
李国新,汪佩兰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6, (S1) :9-12
[2]   关于我国安全工程师职称的研究 [J].
刘潜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6, (S1) :13-16
[3]   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的探讨 [J].
张宝纯,刘潜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6, (S1) :17-20
[4]   关于安全工程师知识结构的探讨 [J].
陈万金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6, (S1) :24-27
[5]   论《安全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及其它 [J].
刘英学 ;
邬培菊 ;
韩国杰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6, (03) :16-19
[6]   未来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 [J].
程文文 ;
潘燕华 .
人才开发, 1996, (05) :16-17
[7]   全国跨世纪人才研讨会综述 [J].
邱永明 .
人才开发, 1996, (01) :12-13
[8]  
中国企业安全文化活动指南[M]. 气象出版社 , 徐德蜀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