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推量照射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吴君心
潘建基
陈梅
陈传本
林少俊
林祥松
机构
[1]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近距离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63 [咽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癌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体外照射 +腔内后装超分割推量放射治疗鼻咽癌 12 8例 ,体外常规放射治疗 5 0~ 6 6Gy后进行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1996年 6月以后由于经颌下鼻咽旁区插植术的开展 ,腔内后装的适应证的选择严格按肿瘤侵犯深度在鼻咽部粘膜下≤ 10mm。施源管技术采用个体化模块将施源管固定在鼻咽腔内 ,并将软腭推开 ,剂量分割采用超分割法 2 .5~ 3.0Gy/次 ,2次 /d ,间隔 6h ,总剂量 12~ 2 4Gy ,中位剂量 18Gy。体外照射剂量分为 3个组 ,即 :5 6Gy组 44例 (其中 37例为 5 6Gy) ,6 0Gy组 5 4例 ,6 6Gy组 30例。结果 全组 3、4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4.2 %、74.9% ,3、4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97.1%、92 .7%。体外照射 5 6、6 0和 6 6Gy组的 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3.6 %、88.4%和 84.6 % (χ2 =0 .92 ,P =0 .6 3) ,3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10 0 %、90 .9%、93.3 % (χ2 =0 .2 5 ,P =0 .88)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内近距离治疗前应该进行CT或MRI影像评价并进行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及后装技术的选择 ,腔内近距离治疗的适应证为病变厚度≤ 10mm的病例为好。在此基础上T1、T2 期鼻咽癌计划性外照射的剂量可以降低至 5 6Gy。腔内近距离治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鼻咽旁区插植配合体外放射治疗鼻咽癌 [J].
潘建基 ;
吴君心 ;
陈传本 ;
陈梅 ;
林少俊 ;
林祥松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1, (01) :12-14
[2]   鼻咽癌外照射及近距离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J].
高黎 ;
徐国镇 ;
肖光莉 ;
李素艳 ;
严洁华 ;
蔡伟明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7, (04) :4-9
[3]   60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鼻咽癌长期观察 [J].
张有望 ;
胡超苏 ;
刘泰福 ;
吴永如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6, (02) :4-6
[4]   国内近距离放疗发展的特点和临床剂量学存在的误区 [J].
冯宁远 ;
殷蔚伯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5, (03)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