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视网膜脱离Na+-K+-转运ATP酶活性及RPE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2
作者
李玉军
郭希让
机构
[1]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酶学,Na~+-K~+-转运ATP酶/代谢,动物模型.眼,色素上皮.眼/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74.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对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fluid,SRF)的输导功能。方法:将制作成功的实验性单眼RD2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每只兔的另眼作为对照。分别取RD部位的RPE-脉络膜组织和对照眼相应部位的组织匀浆,再测定ATP水解产物无机磷含量,以判断ATP酶活性;并作实验和对照眼的两种组织相应部位的RPE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眼Na+-K+-转运ATP酶活性为(2.16±1.26)μmol/(mgh),对照眼为(4.84±1.59)μmol/(mgh),二者差异显著(t=5.52,P<0.01);酶活性降低程度随病程延长而减轻(P<0.05)。电镜观察实验眼RD后第2至4周有自脉络膜向视网膜方向的吞饮泡,且随病程延长而增多。结论:RD发生后RPE的外向输导功能增强,随病程进展,此功能减弱而内向输导功能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