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抗腺样囊性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5
作者
江中明
赵平
高军
湛先保
吕春堂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口腔科
[2] 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4]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口腔科 上海
[5] 上海
关键词
TIP30; 干扰素-γ; 减毒伤寒沙门氏菌; 基因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8 [口腔、颌面部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构建含有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质粒的减毒伤寒沙门氏菌,观察以减毒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联合TIP30与IFN-γ的基因治疗对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PCR扩增TIP30和人IFN-γ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CI-TIP30、pCI-IFN和TIP30、IFN-γ基因共表达质粒pCI-TIP30/IFN。分别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体外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株,用免疫印迹和ELISA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将重组菌口服给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观察其疗效。结果: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质粒pCI-TIP30和pCI-TIP30/IFN转化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能表达TIP30蛋白,ELISA检测则显示pCI-IFN和pCI-TIP30/IFN转化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能分泌性表达人IFN-γ,减毒沙门氏菌本身和3种表达质粒转化的重组沙门氏菌对腺样囊性癌均有治疗作用,且TIP30与IFN-γ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分别携有真核表达质粒pCI-TIP30、pCI—IFN、pCI-TIP30/IFN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对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携带HBV包膜大蛋白DNA疫苗的减毒沙门菌在小鼠诱导免疫应答 [J].
赵平 ;
王宏卫 ;
卢洋 ;
戚中田 .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05) :601-604
[2]   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染与干扰素-γ联合应用对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J].
高振南 ;
李声伟 ;
高家让 ;
田卫东 ;
刘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2, (01) :55-57
[3]   γ干扰素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综述) [J].
李岩 ;
邵念鹏 ;
彭玉麟 .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01, (03) :174-178
[4]   γ一干扰素对体外培养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 [J].
司徒镇强,吴军正,陈建元 ;
王为,刘斌,童葵塘 .
癌症, 1995, (01) :49-50
[5]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human TIP30, a coactivator for HIV-1 Tat-activated transcription, and CC3, a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suppression[J] . M. E. Baker*,L. Yan,M. R. Pear.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2000 (5)
[6]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human TIP30, a coactivator for HIV-1 Tat-activated transcription, and CC3 , a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suppression. Baker ME, Yan L, Pear M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