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货币创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我国经济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被引:12
作者
周启清
韩永楠
孙倩
机构
[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创造; 通货膨胀; 误差修正模型;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F822.5 [通货膨胀];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我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发展迅速,影子银行具有高杠杆率和低监管的特征,并通过商业的信用创造机制加大了我国的货币创造。本文采用我国2001—2012年的经济数据,构建通货膨胀、影子银行、货币存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季度时间数列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货币存量M1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而GDP的增长与通货膨胀呈负相关关系。我国应该制定合理的方案发挥影子银行在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方面的作用,同时减少影子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J].
蔡雯霞 .
宏观经济研究, 2015, (10) :44-53
[3]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生成机理及宏观效应 [J].
班允浩 ;
杨智璇 .
武汉金融, 2012, (03) :12-15+7
[4]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李波 ;
伍戈 .
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
[5]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
[6]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为例 [J].
王增武 .
中国金融, 2010, (23) :30-31
[7]   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 [J].
易宪容 .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12) :14-23
[8]   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 [J].
巴曙松 .
中国金融, 2009, (14)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