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亚洲“四小龙”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被引:9
作者
:
袁锐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袁锐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超林
机构
:
[1]
华南师范大学
来源
:
教育与经济
|
1996年
/ 01期
关键词
:
亚洲“四小龙;
人学;
经济发展阶段;
就业;
产值;
产出水平;
成本分摊;
人力需求;
教育经费;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649.3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亚洲“四小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上,选择了由经济发展对人力需求引导高等教育对人力供给的适度发展模式,并以无可争辩的事实验证了它的正确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一、亚洲“四小龙”模式的实证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因有政治与宗教、文化与科学及经济等方面.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自1862年美国的“毛雷尔法案”签署以后,高等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动因便归结到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同质的阶段性水平决定着不同质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既是高等教育的供给函教,也是需求函数(樊安群,1992年).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