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2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雨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火烧迹地;
兴安落叶松;
枯落物;
土壤;
水文效应;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4.053
中图分类号:
S715.7 [森林水文效益的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枯落物积累量最高,为56.21t/hm2,其次为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为58.37t/hm2,最低为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为20.19t/hm2。表现出随火烧年限的减少而降低。最大持水量的变动范围为62.24~286.15t/hm2,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低,而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为184.40t/hm2。表现出火烧后20年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持水量已达到未火烧天然林水平。(2)枯落物吸水速度在开始1h内较快,6h后下降速度逐渐减慢。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3)土壤容重表现为随着火烧年限的减少而增加的趋势,未火烧天然林最低,为0.80g/cm3,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为0.97g/cm3。土壤孔隙度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相反。土壤蓄水能力与土壤容重变化趋势相同。(4)土壤入渗用霍顿公式拟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冀北山地不同海拔蒙古栎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4) : 221 - 226田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杨新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李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河北农业大学 不详鲁绍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刘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毕可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2] 阿木尔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浅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 34 (04) : 25 - 26+66郑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陈树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 [3] 山东石灰岩山地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入渗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3) : 54 - 5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亚热带6种老龄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的枯落物持水性能[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5 (02) : 31 - 3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玉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后不同林地土壤孔隙与贮水特性[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 27 - 3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光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关帝山两种典型乔木林枯落物持水性能初探[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 (05) : 11 - 13赵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偏关县水利局水保站 山西省偏关县水利局水保站赵陟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山西省偏关县水利局水保站
- [7] 植被恢复模式对黑土贮水性能及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 60 - 64+73柴亚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庆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周一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 [8] 重庆缙云山4种林地林下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4) : 126 - 132+13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洪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不详程金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大兴安岭岭南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3) : 149 - 153+187姜海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为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兴安岭林管局 东北林业大学朱万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兴安岭林管局 东北林业大学吕文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兴安岭林管局 东北林业大学李小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兴安岭林管局 东北林业大学
- [10]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 33 - 37饶良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朱金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毕华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