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28
作者
韩雪成
赵雨森
辛颖
陈强
刘曼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火烧迹地; 兴安落叶松; 枯落物; 土壤; 水文效应;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4.053
中图分类号
S715.7 [森林水文效益的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枯落物积累量最高,为56.21t/hm2,其次为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为58.37t/hm2,最低为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为20.19t/hm2。表现出随火烧年限的减少而降低。最大持水量的变动范围为62.24~286.15t/hm2,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低,而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为184.40t/hm2。表现出火烧后20年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持水量已达到未火烧天然林水平。(2)枯落物吸水速度在开始1h内较快,6h后下降速度逐渐减慢。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3)土壤容重表现为随着火烧年限的减少而增加的趋势,未火烧天然林最低,为0.80g/cm3,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为0.97g/cm3。土壤孔隙度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相反。土壤蓄水能力与土壤容重变化趋势相同。(4)土壤入渗用霍顿公式拟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