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史研究

被引:19
作者
曹烈 [1 ]
徐殿桂 [2 ]
黄川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四川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生烃史; 盆地模拟; 晚三叠世; 侏罗纪; 生气量; 古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各烃源岩层生烃特点、成烃贡献。在川西坳陷生气量计算方法上,利用BASI MS4.5盆地模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川西8个构造区带的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认为,主力烃源岩是上三叠统,其生烃高峰从中侏罗世起到晚侏罗世,结合川西致密化特点确定了油气成藏期,重塑了不同区带对应于生烃高峰时期的生气量和古构造。勘探实践证实已发现气田基本都在燕山中晚期(生烃高峰)形成的这些古隆起带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16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与古构造关系 [J].
曹烈 ;
安凤山 ;
王信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24-229
[2]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油气运移特征 [J].
罗啸泉 ;
曹烈 ;
杨旭明 ;
陈燕章 .
天然气工业, 2004, (08) :4-7+123
[3]   四川盆地西部油气资源潜力 [J].
唐立章 ;
张晓鹏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5-8+130
[4]   川西坳陷马鞍塘组—须二段天然气成矿系统烃源岩评价 [J].
叶军 .
天然气工业, 2003, (01) :21-25+10
[5]   物质平衡法计算生油气率及其地质应用 [J].
李汶国 .
石油实验地质, 1988, (01) :1-11
[6]   各类干酪根不同成熟阶段生油气量的探讨 [J].
李汶国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3) :199-211
[7]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石广仁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