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与历史地名保护的关系——以北京二环以内地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周尚意 [1 ]
吴莉萍 [1 ]
杨飞 [1 ]
郭杰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北京; 地名; 历史文化保护; 城市实体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28.5 [城市、村落];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对近20年来北京二环以内地区历史地名消失的程度以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发现城市实体空间变化是历史地名消失的主要原因,但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不是历史地名变化的充分条件。本文最后提出延续城市历史地名文化的三点建议:第一,城市实体空间的建设没有改变原来中地名所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时,原来的历史地名必须保留。第二,由于实体建设改变历史地名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的,要求实体开发建设者在设计方案中,将原来的历史地名的“专名部”以可见形式体现出来。第三,在变更城市历史地名的前期,应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从而确定成为当地“地方性”组成部分的历史地名并给予保留。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城市统计口径的出路何在:建立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上) [J].
周一星,史育龙 .
市场与人口分析, 1995, (03) :7-11
[2]  
北京城市地图集.[M].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编.湖南地图出版社.2005,
[3]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美)保罗·诺克斯(PaulKnox);(美)史蒂文·平奇(StevenPinch)著;柴彦威;张景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4]  
燕都丛考.[M].陈宗蕃 编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5]  
北京市街巷名称录.[M].严肃编;.群众出版社.1986,
[6]  
北京地名志.[M].[日]多田贞一 著;张紫晨 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