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水热传输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5
作者
胡凝 [1 ]
吕川根 [2 ]
姚克敏 [1 ]
夏士健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研究所
关键词
模型; 灌水; 培矮64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两系杂交稻制种易遇夏季低温危害制种纯度的技术瓶颈,为正确采用以水调温预防技术,本文依据热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制种稻田的水热传输多层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模型稳定、可靠。对模型输入不同灌水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20 cm气温(不育系敏感期的幼穗高度)随着净辐射通量、灌水深度、进水及出水口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增温幅度受这些因子的综合影响。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必须考虑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对育性的实测表明,以水调温对防御夏季低温,提高制种纯度效果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低温防御灌水理论与技术 [J].
邹江石 ;
吕川根 ;
姚克敏 ;
胡凝 ;
夏士健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9) :1780-1786
[2]   培矮64S的育性特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 [J].
邹江石 ;
姚克敏 ;
邓芳萍 .
作物学报, 2003, (01) :87-92
[3]   关于棉田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J].
吴洪颜 ;
申双和 ;
徐为根 ;
李秉柏 .
气象科学, 2000, (04) :537-542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波动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J].
肖国樱 ;
邓晓湘 ;
唐俐 ;
唐传道 .
杂交水稻, 2000, (04) :6-7+11
[5]   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冷灌繁种”技术微气象效应的数值试验 [J].
储长树 ;
卢显富 ;
姚克敏 ;
宗雪梅 ;
罗孝和 ;
李继明 ;
李新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1) :95-103
[6]   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冷灌繁种”适用技术研究 [J].
储长树 ;
卢显富 ;
姚克敏 ;
宗雪梅 ;
周承恕 ;
李继明 ;
刘建宾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4) :9-17
[7]   低温敏核不育系冷水灌溉繁殖技术研究 [J].
周承恕 ;
刘建宾 ;
吴坤永 ;
李湘农 .
杂交水稻, 1993, (02) :15-16
[8]   水田微气象研究的预测模式的应用 [J].
井上君夫 ;
张庆阳 .
气象科技, 1988, (04) :68-73
[9]   试论彭曼——蒙蒂思公式冠层阻力假设的意义 [J].
李旭辉 .
农业气象, 1986, (01) :9-13
[10]  
J. P. Lhomme,N. Katerji,J. M. Bertolini.Estimating sensible heat flux from radiometric temperature over crop canopy[J].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