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云地闪电特征及防护效率研究

被引:23
作者
王学良
刘学春
史雅静
机构
[1] 湖北省防雷中心
关键词
云地闪电; 雷电流幅值; 绕击率; 反击率; 防护效率;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0.06.031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武汉地区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云地闪电资料,统计分析了武汉地区云地闪电特征及其直击雷防护效率,为该地区的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统计分析表明,武汉地区年平均云地闪电次数为45693次;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6.0%,平均负闪电强度为32.6 kA;正闪电占闪电总数的4.0%,平均正闪电强度为38.3 kA。4-8月闪电占全年闪电总数的96.9%,其中7-8月闪电占全年闪电总数的70.8%,9月至次年3月闪电仅占全年闪电总数的3.1%。正、负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平均陡度为12 kA/μs左右。通过统计分析,拟合出适合武汉地区大于某一雷电流幅值累计概率方程。武汉市新洲区西南部与黄陂区东南部交接地区和江夏区东部地区是闪电高密度中心,年平均闪电次数在8.5次/km2以上。武汉地区建筑物直击雷保护范围按照1、2、3类防雷类别设计时,其绕击率分别为1.3%、3.3%和11.5%,反击率分别为0.1%、0.2%、1.6%。
引用
收藏
页码:805 / 809+854 +8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7年浙江地区梅雨期闪电特征的分析 [J].
刘岩 ;
王振会 ;
张慧良 .
气象科学, 2009, 29 (02) :2225-2229
[2]   江西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探测数据分析 [J].
余建华 ;
邹金生 ;
李杉 .
气象科技, 2009, (01) :102-105
[3]   2006—2007年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王学良 ;
黄小彦 ;
刘学春 ;
王海军 ;
涂山山 .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359-362
[4]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J].
陈家宏 ;
童雪芳 ;
谷山强 ;
李晓岚 .
高电压技术, 2008, (09) :1893-1897
[5]   北京地区闪电特征初探 [J].
何晖 ;
李宏宇 .
气象科技, 2005, (06) :496-500
[6]   各类云系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J].
林开平 ;
林宗桂 ;
易燕明 ;
林健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4) :383-392
[7]   山东地区闪电的特征分析 [J].
冯桂力 ;
陈文选 ;
刘诗军 ;
黎清才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3) :347-355
[8]  
雷电学原理.[M].陈渭民; 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