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宜春四类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46
作者
苏俐敏 [1 ]
夏文梅 [2 ]
马中元 [3 ]
钱焕荣 [1 ]
廖宏 [1 ]
机构
[1] 宜春市气象局
[2]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强降水; 回波结构分类; 风廓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宜春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雷达回波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样本对比和特征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3—9月宜春单站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10 mm·10min-1的超短时强降水是构成≥30 mm·h-1和≥50 mm·(2h)-1短时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2)宜春短时强降水主要有带状回波、块状回波、絮状回波和短带回波4种类型,是由平均50 d Bz的强回波单体所致。(3)短时强降水回波系统过境时,平均回波宽度43 km,气象要素表现为:出现超短时强降水、温度下降、湿度饱和、气压上升、前导风迅速加大、Cb云急增。(4)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宜春风廓线雷达最大探测高度由3 000 m逐步增高到6 000 m,风速加大;850 h Pa西南急流≥12 m·s-1。(5)降水期间由于强降水粒子拖曳作用,风廓线雷达垂直波束上径向速度出现朝向雷达方向的正速度,垂直风速明显加大,噪声系数在40~60 d B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700 / 7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宜春单站短时强降水统计和分析 [J].
苏俐敏 ;
马中元 ;
钱焕荣 ;
廖宏 .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3, 30 (01) :62-65
[2]   雷达回波与自动站降水资料的统计与对比分析 [J].
苏俐敏 ;
马中元 ;
胡佳军 .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2, 29 (04) :29-32
[3]   使用雷达回波三维信息自动识别降水类型的方法 [J].
张乐坚 ;
储凌 ;
叶芳 ;
李雁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1) :95-102
[4]   短时强降水历史个例查询与潜势预报平台 [J].
张莹 ;
袁志勇 ;
徐春阳 ;
武敬峰 ;
徐萌 .
气象科学, 2011, 31(S1) (S1) :152-157
[5]   江西三类致灾大风天气活动与回波特征分析 [J].
马中元 ;
叶小峰 ;
张瑛 ;
许爱华 ;
马晓琳 ;
贺志明 ;
肖安 ;
陈云辉 .
气象, 2011, 37 (09) :1108-1117
[6]   “2010·05”湘中突发性强降水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彭双姿 ;
姚蓉 ;
刘从省 ;
田泽云 ;
林明丽 ;
刘红武 ;
陈静静 ;
尹忠海 .
暴雨灾害, 2010, 29 (04) :363-369
[7]   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机制分析 [J].
张京英 ;
陈金敏 ;
刘英杰 ;
刘亚蕊 ;
潘玲 .
气象科学, 2010, 30 (03) :407-413
[8]   江西对流风暴触发系统与形成机制探讨 [J].
马中元 ;
张瑛 ;
马晓琳 ;
叶小峰 ;
李德俊 ;
傅文兵 .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3) :19-26
[9]   江西灾害性强雷电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J].
马中元 ;
许爱华 ;
陈云辉 ;
辜晓青 .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5) :16-23
[10]   风廓线雷达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探测研究 [J].
阮征 ;
何平 ;
葛润生 .
大气科学, 2008, (01) :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