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赣皖相邻区与德兴、铜陵矿集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对比研究及其成矿

被引:10
作者
赵海玲 [1 ]
狄永军 [1 ]
邓晋福 [1 ]
王成 [1 ]
戴圣潜 [2 ]
莫兆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浙赣皖相邻地区; 燕山期花岗岩; 成矿; 德兴、铜陵矿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浙赣皖相邻区与铜陵、德兴地区岩石系列相似,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在岩石类型上,浙赣皖相邻区较德兴和铜陵地区两个矿集区的岩体偏酸性,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德兴地区和铜陵地区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从浙赣皖相邻区→德兴地区→铜陵地区,岩体的里特曼指数逐渐增加,A/CNK逐渐减小,K/(K+Na)逐渐减小。在岩石化学特征上,浙赣皖相邻区较德兴和铜陵矿集区的岩体富Si、K,贫Mg、Fe、Ca等暗色矿物组分及Ti、P等不相容元素组分,从浙赣皖相邻区→德兴地区→铜陵地区岩石明显地向贫Si、K富Mg、Fe方向演化。在岩石成因类型上,浙赣皖相邻区岩石主要为I型花岗岩,个别为S型花岗岩,德兴和铜陵两个矿集区岩石均为Ⅰ型花岗岩,无S型。痕量元素、同位素特征及岩石学特征表明浙赣皖相邻区的物质来源以壳源为主,而德兴地区及铜陵地区为壳幔混合型或有大量幔源物质的参与,其原因可能与3个地区不同的构造背景有关。综合上述对比研究,认为在浙赣皖相邻地区要找到铜陵式的Cu矿和德兴式Cu、Mo矿的可能性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铜陵地区小铜官山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的U-Pb年龄及其成因指示 [J].
王彦斌 ;
刘敦一 ;
曾普胜 ;
杨竹森 ;
蒙义峰 ;
田世洪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4) :298-304
[2]   安徽铜陵地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时代——朝山辉石闪长岩锆石SHRIMP定年 [J].
王彦斌 ;
刘敦一 ;
曾普胜 ;
杨竹森 ;
田世洪 .
地球学报, 2004, (04) :423-427
[3]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中石英闪长岩和辉绿岩锆石SHRIMP年代学及其意义 [J].
王彦斌 ;
刘敦一 ;
蒙义峰 ;
曾普胜 ;
杨竹森 ;
田世洪 .
中国地质, 2004, (02) :169-173
[4]   德兴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 [J].
王强 ;
赵振华 ;
简平 ;
许继峰 ;
包志伟 ;
马金龙 .
岩石学报, 2004, (02) :315-324
[5]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系列侵入岩 [J].
邢凤鸣,徐祥 .
地球化学, 1996, (01) :29-38
[6]  
Geochemistry of eocene calc-alkaline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Kastamonu area; Northern Turkey.[J].Angelo Peccerillo;S. R. Taylo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6, 1
[7]  
Some problems of the projection of chemical data into mineralogical classifications.[J].R. W. Maitre.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6, 2
[8]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唐永成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9]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花岗岩.[M].周若;任进著;.地质出版社.1994,
[10]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常印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