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

被引:21
作者
杨洁 [1 ,2 ]
谢颂华 [2 ]
喻荣岗 [1 ,2 ]
郭晓敏 [1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
[2]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侵蚀区; 水土保持; 植物配置模式; 江西省;
D O I
10.16843/j.sswc.2010.01.00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探索中国南方红壤侵蚀严重区水土流失快速治理的方法和途径,在江西省的修水、宁都、石城等县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侵蚀区,对16种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的植物生长状况、蓄水保土效益、改土增肥效益、经济效益4方面进行观测,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不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修水试验区马尾松+木荷+胡枝子+黄栀子、马尾松+木荷+泡桐+胡枝子,宁都试验区马尾松+木荷+胡枝子,石城试验区湿地松+枫香+胡枝子+硬骨草、湿地松+胡枝子+硬骨草和湿地松+胡枝子+百喜草配置模式各种效益表现优良,可以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70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丘陵区森林保持水土效益及其机理的研究 [J].
侯喜禄,白岗栓,曹清玉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2) :98-103
[2]   广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J].
李先琨 ;
黄玉清 ;
苏宗明 ;
冯玲 ;
叶惊春 ;
覃德深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6) :1-6
[3]   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 [J].
左长清 ;
谢颂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6) :55-58
[4]   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植物群落的研究 [J].
谢宝平 ;
牛德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209-213
[5]   水土保持优势植物生长的分析研究 [J].
杨艳生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4) :67-71+97
[6]   华南严重侵蚀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条件影响的研究 [J].
谢宝平 ;
牛德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35-139
[7]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杨玉盛 ;
何宗明 ;
林光耀 ;
罗学升 .
土壤学报, 1998, (02) :276-282
[8]  
江西红壤[M].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其国等编写, 1988
[9]   湖北宜昌风化花岗岩区林草植被改良土壤作用的定量化分析 [J].
陈丽华 .
中国水土保持, 1996, (02) :35-37+4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