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的结构与重心

被引:9
作者
赫栋峰
梁珊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结构; 重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自194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来,便在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由于各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同,如何在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冲突中把握其结构与重心,仍没有清晰的思想。而以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和国际参照系三个维度构建的全新的国际理解教育三元结构,可以在多维的思辨空间里以立体感的视角厘清国际理解教育的重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和谐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新理念 [J].
项贤明 .
比较教育研究, 2008, (04) :10-15
[2]   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J].
郭树勇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12) :69-77+80
[3]   我国适用的国际教育统计指标初探 [J].
沈晓慧 .
江苏高教, 2007, (04) :45-47
[4]   东亚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冲突探析 [J].
姜英敏 .
比较教育研究, 2007, (05) :53-58
[5]   明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J].
松浦晃一郎 ;
赵慧译 ;
郑太年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1) :72-75
[6]  
教育全球化[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邬志辉著, 2004
[7]  
教育的新时代[M].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艾萨克·康德尔(I.L.Kandel)著, 2001
[8]  
国际教育初探[M]. 四川教育出版社 , 徐辉著, 2001
[9]  
比较教育导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顾明远,薛理银著, 1998
[10]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J] . Nicholas Han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 195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