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的可能成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孙齐颖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干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水汽输送; 大气环流形势; 拉尼娜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2011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2010年为拉尼娜年,影响了2011年的大气环流形势,加上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地理位置,使得2011年冬末春初之季强冷空气频频向我国南方地区袭来,而低纬度的热带水汽又难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无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水汽辐合,造成了该地区普遍少雨的现象。由于长时间处于降水缺乏的状态,2011年上半年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旱。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J].
王文 ;
蔡晓军 .
高原气象, 2010, (06) :1587-1593
[2]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强度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J].
金啟华 ;
王辉 ;
姜华 ;
何春 ;
刘珊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 34 (01) :64-70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谢安 ;
毛江玉 ;
宋焱云 ;
叶谦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01) :67-77
[4]   2001年长江流域干旱及成因分析 [J].
史芳斌 ;
张方伟 ;
万汉生 .
水利水电快报, 2002, (08) :28-29+32
[5]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旱涝 [J].
张琼 ;
刘平 ;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2003, (06) :992-1006
[6]   东亚夏季风区的低频振荡对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影响 [J].
琚建华 ;
赵尔旭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2) :163-171
[7]   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 [J].
吴志伟 ;
李建平 ;
何金海 ;
江志红 .
科学通报, 2006, (14) :1717-1724
[8]   与ENSO有关和无关年江、淮旱涝可能成因研究 [J].
赵亮 ;
邹力 ;
王恩华 .
气象科学, 2007, (06) :61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