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态度

被引:83
作者
张国 [1 ,2 ]
逯非 [2 ]
赵红 [3 ]
杨广斌 [4 ]
王效科 [2 ]
欧阳志云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济南市环境研究院
[4]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覆盖还田; 机械粉碎还田; 秸秆焚烧; 秸秆还田; 燃料; 饲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2 [农副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为了了解我国秸秆利用现状,实施了全国性问卷调查,并结合国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9种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油菜、向日葵、棉花和甘蔗)的秸秆总产量为778 Mt,其中焚烧27%、还田38%、燃料17%、饲料14%、其他用途4%;山东、河北和河南的还田量之和占全国的一半;还田方式主要是机械粉碎还田,还田量占全国全部还田量的67%。农户支持还田的原因是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反对原因是机械成本增加、病虫害加重和影响下季作物种植。因此,应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和还田方式,加强技术研发、宣传培训和政策扶持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81 / 9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华北平原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赵秀玲 ;
任永祥 ;
赵鑫 ;
濮超 ;
张向前 ;
张海林 .
作物杂志, 2017, (01) :1-7
[2]   中国秸秆还田面积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J].
刘书田 ;
窦森 ;
侯彦林 ;
郑宏艳 ;
黄治平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8 (06) :723-732+738
[3]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J].
梁尧 ;
蔡红光 ;
闫孝贡 ;
刘剑钊 ;
袁静超 ;
张洪喜 ;
任军 ;
王立春 .
玉米科学 , 2016, (06) :107-113
[4]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 [J].
石祖梁 ;
刘璐璐 ;
王飞 ;
李想 ;
常志州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 (06) :16-22
[5]   区域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存量估算及潜力分析——以辽中县为例 [J].
王志刚 ;
吕杰 ;
郗凤明 ;
张满林 .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05) :71-77
[6]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J].
王凯军 ;
郑梦莉 ;
韩奇鹏 ;
张佩华 .
饲料博览, 2016, (09) :8-10
[7]   基于调查的中国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 [J].
彭立群 ;
张强 ;
贺克斌 .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08) :1109-1118
[8]   黑龙江省秸秆资源现状及发展利用研究 [J].
朱清山 ;
常相铖 ;
牛文祥 .
现代化农业, 2016, (08) :57-59
[9]  
我国主粮作物的化学农药用量及其温室气体排放估算.[J].张国;逯非;黄志刚;陈舜;王效科;.应用生态学报.2016, 09
[10]   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J].
田国成 ;
王钰 ;
孙路 ;
施明新 ;
吴发启 .
生态学报, 2016, 36 (02) :38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