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增加对玉米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苏占胜 [1 ]
王连喜 [1 ]
李福生 [2 ]
黄建伟 [2 ]
机构
[1]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紫外线; 玉米; 光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探讨地表紫外辐射增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理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宁夏永宁县进行了UV-B增加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设置了自然光照组(CK)、R1组(增加0.5W/m 2强度的UV-B)和R2组(增加1.0W/m 2强度的UV-B)3种UV-B照射强度,从玉米三叶期开始每天9:00-17:00照射8h;于2004年5月19日7:00-20:00时,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细胞间隙和环境CO2浓度等若干植物生理因子的日变化,并计算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R1组处理的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57.1%、15.6%、11.0%和49.3%;R2组处理下降了67.5%、18.8%、24.8%和60.6%;地表紫外辐射的增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UV-B的增强而下降,紫外辐射的增强将使该地区玉米产量降低,水资源需求加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豆光合特性对大气CO浓度升高的响应 [J].
蒋跃林 ;
张庆国 ;
岳伟 ;
张仕定 ;
黄明灯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3) :290-293
[2]   连续两年紫外线-B辐射增强对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J].
王传海 ;
何都良 ;
郑有飞 ;
刘芳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3) :23-25
[3]   紫外线对玉米(Zea mays L.)原生质体影响的初步研究 [J].
陈凡国 ;
夏光敏 .
菏泽师专学报, 2001, (02) :22-24
[4]   紫外线UV-B增加对小麦开花及结实率的影响 [J].
王传海 ;
郑有飞 ;
万长建 ;
张富存 ;
李向军 .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04) :221-223
[5]   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群体光合特性的演变 [J].
董树亭 ;
王空军 ;
胡昌浩 .
作物学报, 2000, (02) :200-204
[6]   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叶片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J].
杨景宏 ;
陈拓 ;
王勋陵 .
生态学报, 2000, (01) :40-43
[7]   水稻对UV-B辐射增强的抗性遗传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J].
林文雄 ;
梁义元 ;
金吉雄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33-36
[8]   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李元 ;
王勋陵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5) :58-63
[9]   田间增加紫外线(UV)辐射对大豆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J].
侯扶江 ;
贲桂英 ;
颜景义 ;
韩发 ;
师生波 ;
魏捷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3) :65-70
[10]   作物对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的生物效应及其评估 [J].
郑有飞 ;
杨志敏 ;
颜景义 ;
万长建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