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学霞
陈丽华
机构
[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土流失; 对比分析; 黄土高原; 水源保护;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8.s2.00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水土流失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仅从单因子入手,而应该从景观水平上综合考虑,从中找出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寻求减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解译的3期土地利用图、实地观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数据源,利用ARC/VIEW的景观格局分析模块,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流失过程受自然、人为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多样性大,均匀度高,破碎度低,稳定性高的景观格局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岷江上游小流域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J].
杨孟 ;
李秀珍 ;
杨兆平 ;
胡远满 ;
问青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512-2519
[2]   山区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水土流失效应 [J].
张明亮 ;
王海霞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3) :251-253
[3]   基于GIS的重要水源地东圳库区土壤侵蚀与景观格局分析 [J].
查轩 ;
张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3) :43-47
[4]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农业景观结构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J].
魏建兵 ;
肖笃宁 ;
李秀珍 ;
布仁仓 ;
张春山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08-2615
[5]   黄土高原生态现状分析与生态修复途径初探 [J].
何建华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 (01) :4-5+20
[6]   黄土地区小流域植被覆盖和降水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J].
余新晓 ;
张学霞 ;
李建牢 ;
张满良 ;
谢媛媛 .
生态学报, 2006, (01) :1-8
[7]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乌苏里江水土流失效应分析 [J].
吴运军 ;
张树文 ;
侯伟 ;
张养贞 ;
包春红 .
资源科学, 2006, (01) :75-80
[8]   黄土高原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 [J].
索安宁 ;
洪军 ;
林勇 ;
葛剑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719-1723
[9]   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 [J].
邱扬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4, (02) :330-337
[10]  
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与模拟.[M].蔡强国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