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从1996年至今连续12年的高速城镇化时期,城镇化率从29.4%(1996)提高到45.7%(2008),年均增长1.36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从3.59亿增加到6.06亿。这段时期城镇化的动力背景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大形势的影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人口迁移"型,即农村人口迁居城镇。主要路径是"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提高城镇化率"。这种路径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长远为继。判断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速度不会降低,城镇化的路径和目标必须改变。要点是:①从追求数量改为提高质量,使农村迁居城镇的人口真正融入城市:②重视发展中小城市,就地吸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等。本世纪以来新的城市建设高潮,主要表现在:①大城市争相建设大型公建,城市面貌很大变化,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问题是很多重大建设项目不重视前期策划和研究,不重视经济效益和长期的维护、运营和还贷问题;②新一轮的"圈地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7个省、自治区目前规划建设新区748个,规划总面积2.7万km2。本世纪新的要求将是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当前已经在推进一系列的措施。"低碳、生态、宜居"将是21世纪的理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