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甘肃省人体舒适度地域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58
作者:

贾海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 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

陆登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
机构:
[1] 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
[2]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甘肃;
人体舒适度;
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 [中气候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体舒适度是人居环境中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甘肃省8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日照时数、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日平均值,计算了全省各站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各级日数年分布值及平均值。结果表明,全省表现为冷到舒适的平均舒适度水平,冷感日数占60%,舒适日数占40%,没有热不舒适时间。除甘南高原外,甘肃省各地人体舒适度都比较高,大部分地方适宜居住时间都接近6个月,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地区为陇东南南部的武都、文县及北部的天水,其次为陇东地区、陇中中部地区及河西走廊。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甘肃省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评价[J]. 资源科学, 2010, 32 (04) : 679 - 685蒲金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姚小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水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2] 基于GIS的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地理学报, 2008, 63 (12) : 1327 - 133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中国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J]. 资源科学, 2007, (01) : 133 - 1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世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4] 环境气象指数的设计方法探讨[J]. 气象科技, 2005, (06) : 583 - 588严明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沈树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 [5] 衡量上海夏季暑热程度的相对舒适度指数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 213 - 218谈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研究中心上海
- [6] 多种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讨论[J]. 气象科技, 2003, (06) : 370 - 372吴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 [7] 人对温度、湿度、风速的感觉与着衣指数的分析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04) : 430 - 439徐大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朱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8] 南昌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J]. 江西气象科技, 1999, (03) : 40 - 41雷桂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喻迎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刘志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刘熙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 [9] 人类的热舒适:气候与身体的相互作用[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82, (03) : 63 - 70Peter Vastardis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太阳技术公司集团穆一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太阳技术公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