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变形破坏机理和土力学计算理论问题

被引:22
作者
卢肇钧
机构
[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土力学理论; 力学计算; 卢肇钧; 变形破坏机理; 应力状态; 受力状态; 本构关系; 材料动态性质; 应力水平; 极限平衡理论; 残余强度; 计算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论述天然土的变形和破坏机理所包含的各种复杂因素,并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应力方面,包括应力类型、应力水平和应力途径的影响;第二,应变方面,包括弹性、塑性、加工硬化、加工软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残余强度和逐渐破坏等影响;第三,孔隙水方面,包括固结排水条件、凝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含水量变化的影响;第四,加荷速率及受力时间方面,包括瞬时荷载、长期荷载、振动作用下的强度和流变等影响;第五,土的不等向和不均匀性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土的性质复杂,土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土力学工作者在运用某一种计算理论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多种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参照多方面的资料对计算结果作出必要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地基处理手册[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地基处理手册》编写委员会, 1988
[2]  
土的工程性质[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黄文熙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