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深秋季节一次对流性暴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被引:24
作者
魏东
杨波
孙继松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台
关键词
强对流; 局地暴雨; 中尺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加密自动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深秋季节(2007年10月27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局地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结构特征,探讨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此次局地暴雨天气是在高空冷槽和地面冷锋系统相配合的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地形和热岛效应共同作用产生的中尺度系统造成的。前人对夏季暴雨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此次秋季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低层偏东气流与北京西部山脉的相互作用使得气旋式涡度增加,产生中低层垂直风切变,使山脉迎风坡的降水增强。城市热岛形成的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水平温度梯度在迎风坡强迫产生的中尺度垂直切变是对流性局地强降水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吹向迎风坡的风速与降水强度之间存在正反馈过程,这也是局地降水增强的可能因素。此次秋季过程主要是较强冷空气与较好的水汽条件配合造成,而夏季强对流过程则多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弱冷空气入侵造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一次河北大暴雨的华北低涡结构和涡度收支分析 [J].
田秀霞 ;
邵爱梅 .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320-325
[2]   地形与城市环流共同作用下的β中尺度暴雨 [J].
孙继松 ;
杨波 .
大气科学, 2008, (06) :1352-1364
[3]   利用加密探测产品对“06731”北京奥体中心局地暴雨结构特征的精细分析 [J].
郭虎 ;
段丽 ;
卞素芬 ;
崔永义 ;
李靖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3) :219-227
[4]   一次华北冷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J].
李银娥 ;
谌伟 ;
张萍萍 .
暴雨灾害, 2007, (04) :306-310
[5]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冬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 [J].
孙继松 ;
舒文军 .
大气科学, 2007, (02) :311-320
[6]   城市边界层过程在北京2004年7月10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J].
孙继松 ;
王华 ;
王令 ;
梁丰 ;
康玉霞 ;
江晓燕 .
大气科学 , 2006, (02) :221-234
[7]   用雷达风廓线产品分析一次暴雨与高低空急流的关系 [J].
张京英 ;
漆梁波 ;
王庆华 .
气象, 2005, (12) :41-45
[8]   气流的垂直分布对地形雨落区的影响 [J].
孙继松 .
高原气象, 2005, (01) :62-69
[9]   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低空急流的脉动与暴雨关系 [J].
刘淑媛 ;
郑永光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85-290
[10]  
大气中尺度运动的动力学基础及预报方法.[M].高守亭; 著.气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