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炼锌废渣堆中的重金属及其释放规律

被引:33
作者
吴攀
刘丛强
杨元根
张国平
李思亮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危害性; 重金属; 废渣堆; 土法炼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4 [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黔西北地区的土法炼锌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用原子吸收等方法对土法炼锌废渣的研究表明,废渣堆pH值呈中性、微碱性,重金属含量很高,Pb、Zn、Cu和Cd的最高含量分别达31631,57178,2367和311.5mg/kg.废渣堆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布与堆放的废渣类型和堆放时间有关,重金属主要滞留在矿渣层中.矿渣层中的重金属含量随堆放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可用负指数方程很好地描述矿渣中的重金属(Pb、Zn和Cd)的自然释放过程.废渣中重金属的总量大,释放时间长,对环境构成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矿山环境中(重)金属的释放迁移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 [J].
吴攀 ;
刘丛强 ;
杨元根 ;
张国平 .
矿物学报, 2001, (02) :213-218
[2]   铅锌尾矿废弃地的化学性质研究 [J].
孙庆业 ;
蓝崇钰 ;
杨林章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4) :36-39+44
[3]   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预测和对策 [J].
彭光寿 .
环境科学, 1988, (01) :62-67
[4]  
A comparative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y of sulfide mine tailings at two sites in New Mexico, USA[J] . Michelle P. Boulet,A. C. L. Larocque.Environmental Geology . 199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