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56
作者
赵立军 [1 ]
徐旺生 [2 ]
孙业红 [3 ,4 ]
闵庆文 [3 ]
何露 [3 ,5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多功能农业; 价值; 保护; 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凸显。农业除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农业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农业的多功能性密不可分。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为农业多功能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众多,但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文化遗产面临各种威胁,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也给予了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包括传统动植物品种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农艺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中兽医技术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农业民俗的保护与利用价值和传统农业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价值等。同时基于这些价值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选择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业多功能性多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J].
何露 ;
闵庆文 ;
张丹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57-1064
[2]   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 [J].
闵庆文 .
古今农业, 2007, (03) :116-120
[3]   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J].
钟萍 .
古今农业, 2007, (02) :90-97
[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罗马会议及其主要成果 [J].
闵庆文 ;
赵立军 ;
叶明儿 .
地理研究, 2007, (01) :211-212
[5]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J].
李文华 ;
闵庆文 ;
孙业红 .
地理研究, 2006, (04) :561-569
[6]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社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 [J].
孙业红 ;
闵庆文 ;
成升魁 ;
王旭海 .
资源科学, 2006, (04) :138-144
[8]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利用和农户收入的影响 [J].
包宗顺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0) :38-43+80
[9]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J].
郭中伟 ;
李典谟 .
生物多样性, 1998, (03) :20-25
[10]   中兽医学在家畜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J].
韩志辉 .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7, (01)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