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吸毒人群重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毒株的发现
被引:35
作者
:
邵一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邵一鸣
赵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赵峰
杨维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杨维中
张远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张远志
龚新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龚新昌
机构
:
[1]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来源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1999年
/ 02期
关键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基因,env基因,重组,亚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寻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 1型)在中国可能的重组。方法从流行2种以上HIV 1亚型的地区收集HIV感染者的血样。从PMCs中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IV病毒的tat和env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对中国B′亚型和C亚型流行区域收集的14个HIV 1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对env基因进行测序后没有发现重组毒株的证据。对tat基因的第一外显子进行序列分析时,14个样品中的10个样品发现了B′亚型和C亚型重组的HIV 1毒株。此外,四川省静脉吸毒者中发现了3个非重组的B′亚型毒株和1个非重组的C亚型毒株。结论首次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和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现了B′亚型和C型的重组HIV 1毒株。相同的序列和重组方式,表明重组毒株具有相同的起源,同时表明这两个艾滋病流行区域密切相关。由于在新疆只发现了重组毒株,而在四川省则发现了B亚型、C亚型和B′/C重组毒株,重组很有可能发生在四川而不是新疆。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