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就业与劳动收入增长——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56
作者
罗小芳
王素素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社会就业; 劳动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催生了数字金融、远程教育、在线医疗、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速改造传统产业,重新塑造行业企业的竞争优势,深刻影响着社会就业与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整体而言中国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劳动收入,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对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收入提升作用更大。不可否认,数字经济对于各群体的收入均有正向影响,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数字经济表现出一定的普惠性,有利于缩小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提高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发挥引导与帮扶作用,加大数字基础建设投入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入,加强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基于经济增长与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J].
杨伟明 ;
粟麟 ;
王明伟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 22 (04) :83-94
[2]   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视角的解释 [J].
刘欢 .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05) :55-75
[3]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 [J].
周利 ;
冯大威 ;
易行健 .
经济学家, 2020, (05) :99-108
[4]   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机理与启示——疫情发生之后的思考 [J].
何宗樾 ;
宋旭光 .
经济学家, 2020, (05) :58-68
[5]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J].
李牧辰 ;
封思贤 ;
谢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 (03) :132-145
[6]   人工智能技术会诱致劳动收入不平等吗——模型推演与分类评估 [J].
王林辉 ;
胡晟明 ;
董直庆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4) :97-115
[7]   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J].
丛屹 ;
俞伯阳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0, 41 (02) :108-114
[8]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9]   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 [J].
蔡跃洲 ;
陈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5) :3-22
[10]   互联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事实的检验 [J].
贺娅萍 ;
徐康宁 .
经济经纬, 2019, 36 (02) :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