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重构:范式、主体与方法

被引:8
作者
王楠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分类学范式; 分面分类法; 高等学校分面分类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还存在分类与分层界限模糊、利益主体参与有限、分类标准过于偏向科研导向等问题,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相悖。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范式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应将高等学校分类方案置于院校多样化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下,遵循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强制走向自治、从模仿走向创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路径,构建基于分类学范式、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设计和实施的高等学校分面分类体系,鼓励和强化高等学校的多样性,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lexander C McCormick. http://www.oecd.org/edu/imhe/37800086.pdf . 2006
[2]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DiMaggio P,Powell W. American Sociologist . 1983
[3]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Meyer,John W,Brian Row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7
[4]  
Mapp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Towards a European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 2009
[5]   分类学与类型学:国外高校分类研究的两种范式 [J].
雷家彬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02) :110-118+124
[7]   网络信息分面分类体系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J].
张振森 ;
程灏 ;
李丽 .
情报杂志 , 2009, (08) :62-66
[8]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Burton R Clark. . 1983
[9]  
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M].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委会,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