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22
作者
虞人育
机构
[1] 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
关键词
风化残积,岩溶洼地,红土型金矿床,游离金,蛇屋山;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4.01.004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矿体赋在于松散粘土层中,含不等量砾砂的粘土为含矿寄主岩。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呈平卧状态。矿床规模大,长约1300m,宽约350m,面积达0.5km ̄2,矿体厚1.2~41.2m,Au品位(1.1~7.6)×10 ̄(-6)。矿石氧化程度高,金主要呈游离态次显微金形式存在。成矿控制因素主要受基岩岩性、地质构造环境和松散层性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化原岩及下伏或附近基岩中的原生金矿体、具金矿化或金异常的含金地质体。矿床形成是表生风(红土)化作用的结果,为风化残积成因红土型金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红土型金矿选冶工艺研究 [J].
王裕中 ;
任春玉 .
黄金, 1993, (02) :39-44
[2]   蛇屋山金矿原生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J].
王彤 ;
杨明爱 .
湖北地质, 1992, (02) :40-46
[3]   湖北嘉鱼蛇屋山矿区地层几点新认识 [J].
丁启秀 .
湖北地质, 1992, (02) :1-7
[4]   江汉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古气候分期 [J].
康悦林 .
湖北地质, 1987, (01) :1-10
[5]  
沉积岩石学.[M].刘宝主编;.地质出版社.1980,